7月9日,記者從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了解到,通過中古蠶桑合作行動計劃,南充參與古巴蠶桑生產援助項目,我市已有部分先進蠶桑生產技術和蠶桑機械設備推廣到古巴。
隨后,記者采訪了在援助項目中負責蠶桑技術推廣的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研究員胡祚忠,他長期從事現代蠶桑新機械和繭絲檢測設備研究,其研發的產品被鑒定為國際領先、國內首創,填補了國內外空白。
一次契機 南充蠶桑技術設備推廣至古巴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順慶區合眾街附近的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設施與機械研究室,在研究室二樓一間小閣樓見到了年近七旬的研究員胡祚忠,他正忙著改進完善新研制的小蠶自動養蠶機。
“我市先進蠶桑生產技術和蠶桑機械設備能推廣到古巴,源于一次契機。”胡祚忠說,2014年7月,國家訪問古巴期間,將桑樹種子送給古巴,希望它們茁壯成長,成為中古友誼新的見證。兩國簽署了《關于建立古中農業示范園區的框架協議》,其中蠶桑合作項目是協議主要內容之一。根據該協議,中古雙方簽署《中古蠶桑合作行動計劃》,確定在古巴建立蠶桑示范園核心區,在古巴蠶桑科研項目部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建立蠶桑科技合作中心,開展桑樹種植、蠶養殖和產品開發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