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貴州頻發微耕機卷人事件經本報及央視報道后,引起省主要領導關注。根據省政府安排,省農委昨日表示,下一步將指導各級農機主管部門加強微耕機管理,在全省范圍開展打擊假冒偽劣農機,特別是微耕機專項行動,從微耕機生產質量上消除事故隱患。
經對今年發生的農機傷亡事故調查發現,我省發生微耕機事故主因有三:一是微耕機安全防護差,動力大,私自加長,保護設施不全。二是培訓不到位,經銷商在農民購買后沒有培訓,或將機子借給未經培訓人使用。其次是,市場上仍存“三無”產品,劣質配件等,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針對微耕機卷人現象,5月10日,我省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農機使用者屬弱勢群體,并且農機操作手多為青壯年農民,是家中頂梁柱,一旦出事,全家致貧,各級農機主管部門應對此予以高度重視;此外,發生事故往往是操作不熟練造成,特別是各縣級農機主管部門,尤其是鄉級人民政府農技中心,應加大農機安全教育力度和管理力度。同時,同意由省農委牽頭,并聯合工商、質監、公安、安監等部門,開展打擊假冒偽農機特別是微耕機專項行動,從微耕機生產質量上消除事故隱患。
據悉,根據省政府安排,省農委下一步將指導各級農機主管部門加強微耕機管理: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加大購機補貼宣傳力度,引導農民購買質量好的產品。通過發布微耕機社會調查情況,讓質量不合格、服務不好、故障率高的微耕機自然淘汰。同時,加大安全培訓力度。開展農機免費實地檢驗試點工作。并在田間地頭開展安全操作執法工作,進一步探索微耕機保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