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經營組織是我們農機工作的主體,是農機化工作的基礎和落腳點,代表著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的發展方向和未來,是全面實現農機化的主力軍。但目前新源縣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能力有限,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發展緩慢,服務范圍不廣,農機銷售、作業、維修三大市場仍不健全,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要把培育和發展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作為農機化事業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要把國家扶持發展農機化的購置補貼、機棚(庫)建設、土地合理流轉、跨區作業、農機示范推廣等優惠政策和項目集中向農機大戶傾斜,促進其快速發展。農機大戶及農機合作組織發展壯大了,農機化水平也就上去了,全面實現農機化的宏偉目標就可以早日實現。
四、推進新源縣現代農牧業發展需要解決的農機化問題
目前,新源縣正處于建設現代農牧業的關鍵時期,實現農牧業現代化,必須首先實現農業機械化。按照2011年自治區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要“力爭在加強以節水灌溉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明顯進展;在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和構建現代農牧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轉型升級上取得明顯成效;在開辟農民增收新領域和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上取得明顯突破;在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和促進農村民生改善上取得明顯變化”的發展目標。新源縣委2011年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圍繞一個中心(農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加快兩個轉變(傳統農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內向型農業向外向型農業轉變),依托四個重點產業(積極發展高效種植業,做優做強畜牧業,強勢推進林果業,著力發展非農產業和勞務經濟),強化五大能力建設(農業基地建設能力、科技支撐能力、加工轉化能力、市場開拓能力、農業生產安全防控能力),積極推進“八化”進程(農業水利化、農業機械化、農業科技化、農業市場化、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農業服務社會化、農業生態良性化)的工作思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必須緊緊圍繞上述目標和思路,抓住當前發展農業機械化空前有利的時機,順勢發展,科學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努力做好以下幾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