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博湖縣博斯騰湖鄉鬧音呼都克村路炳光的棉田里,1臺采棉機來回穿梭,加緊作業。路炳光今年種了600多畝棉花,由于采用科學種植,今年棉花長勢好于往年,“畝產量估計都在350公斤左右,好的能達到400公斤,今年我們這都實行了機采,比起人工采摘,機采每畝地要節約500塊錢左右”。
“棉花1.5元/公斤是一個利益平衡點,人工拾棉花超過這個價格已經沒有多少優勢了,現在拾棉花價格漲到2.5元/公斤,種植機采棉收益已占絕對優勢。”路炳光表示。
來自四川的承包戶賴昌林在博湖縣博斯騰湖鄉庫代力克村已種植20年棉花,“以前一到采棉季節,為了招到拾花工,我們都整天蹲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舉著牌子到處問。”
以前拾花工不好招,還年年漲價,賴昌林還記得2001年拾棉花價格才5角錢一公斤,到2017年最高漲到2.2元一公斤,“這樣漲下去真的吃不消了,今年我全部改種了機采棉。現在種棉花幾乎全程機械化,我們家種植了200畝棉花,管理起來輕輕松松。”賴昌林說。
據悉,近年來,博湖縣不斷引導棉農走科學化種植道路,科學種植科學管理,將棉花的精量播種技術、化學打頂技術以及機械采收技術集成運用到棉花生產當中去,實現全程機械化。今年博湖縣從9月初開始采摘棉花,預計將于10月下旬采收完。目前正是棉花采收最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