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貴州平水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農機院收獲研究所通過產學研方式合作,進行改進設計后研制生產的4MZ-5型采棉機取得成功并填補了國內空白。該產品除變速箱、液壓泵和馬達、部分閥及油缸進口外,其余全部國產化。
國產采棉機械及清花設備盡管極具價格優勢,一臺售價大約在125萬元,性能接近國外產品,但因科研投入有限,所用的工藝較為落后,產品自主開發能力較弱,尚未形成批量生產,加上現有機具的穩定性、可靠性還有待提高,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下風。
“即便如此,國產采棉機的研發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提高了我們與國外廠家討價還價的能力。”李生軍局長如是說。
但每年棉花采摘的困難仍需解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今年準備再從國外進口400臺采棉機,以緩解棉花采摘勞動力短缺的矛盾。
專家指出,推廣應用機械化采棉是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從近期看,采棉機仍需靠進口,但從長遠看應以國產機為主導。國內科研機構及企業應加大國產設備的研制開發力度,加快定型產品的生產進程,提高機具利用率和作業效率。